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簡稱“機自”)專業是根據1998年教育部本科專業調整目錄,由原有的6個機械類專業(起重運輸機械、工程機械、冶金機械、礦山機械、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機械電子工程)整合而成,是國家管理專業點。為了滿足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發展需求,新增“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計算機輔助設計”(簡稱“起工CAD”)和“流體傳動與控制”2個方向,形成了由8個專業方向組成,特色鮮明的機自專業。2008年“機械電子工程”專業方向獲批為機械電子工程專業,2010年撤消了起工CAD專業方向,機自專業演變為現今的6個專業方向。其中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成立于1954年,1965年國家為加強學校建設,專業調整時将大連工學院(現為大連理工大學),沈陽機電學院(現為沈陽工業大學)的起重運輸機械專業及相應師生全部并入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本專業是原機械工業部重點專業,在起重運輸機械行業中具有很高的聲譽。
本專業現有教師114人,主講教師106人,其中教授31人,博導12人,具有博、碩士學位教師占主講教師比例88.68%,其中50人具有博士學位。2個省優秀本科教學團隊、1個省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省勞動模範1人,省勞動競賽特等功1人,省優秀教師2人,省教學名師5人。
本專業是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山西省品牌專業、首批山西省優勢專業,擁有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等。學院曾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号。機自專業下設6個研究方向
(一)起重運輸機械方向
培養目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起重運輸機械方向)是研究起重機械、輸送機械、工業車輛等物料搬運裝備及産品從設計、制造、運行控制到生産過程的企業管理的綜合技術學科。培養具備從事物料搬運裝備的設計制造的基礎知識與應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産第一線從事物料搬運裝備制造領域内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方向模塊圍繞物料搬運裝備制造發展新要求,以物料搬運機械及系統設計為特色,培養學生兼有行業裝備機械和結構設計研發、經營管理等能力,能夠滿足國内外物料搬運機械行業的人才需求;本專業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學生畢業後可以繼續深造。
專業榮譽:1983年機械工業部教育局确定起重運輸機械專業為部重點專業;2000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被教育部指定為“國家管理的專業點”;2004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被評為山西省首批品牌專業;2008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單位;2012年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獲批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11年、2014年、2017年持續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山西省首批“本科品牌專業”,該專業于2011年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當時普通本科院校中第一個通過認證的機械類專業,并于2014年、2017年持續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意味着該專業學生可以在《華盛頓協議》相關的國家或地區按照職業工程師的要求,取得工程師執業資格,具備了走向世界、具有國際互認質量标準的通行證。
本專業依托的機械工程學科2017年入選了山西省“133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計劃,在2017年發布的中國高校機械工程學科第四輪評估結果中,全國186所參評高校中排名第40名,接近全國前20%,獲得B級的好成績。本學科擁有1個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
曆史沿革: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首先在上海交通大學設立《起重運輸機械專業》,随即大連理工大學(原大連工學院)、西南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原北京鋼鐵學院)、武漢理工大學(原武漢水運學院)、沈陽工業大學(原沈陽機電學院)、澳门新浦新京娱乐(原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等院校先後成立此專業。澳门新浦新京娱乐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方向前身是1965年大連工學院、沈陽機電學院整合起重輸送機械專業師生整建制搬遷到澳门新浦新京娱乐(原太原重型機械學院)。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全國共有50餘所院校擁有起重運輸機械專業,分屬機械、交通、冶金、電力、林業等行業。1985年起,按國家專業目錄将起重運輸機械專業、工程機械專業合為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專業,按起重運輸機械與工程機械兩個專業方向分别招生。1996年按國家專業目錄設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專業。1998年,機械類專業按國家目錄合并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我校仍分為起重運輸機械、工程機械、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CAD、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機械電子工程、流體傳動與控制等專業方向分别招生。
師資隊伍: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方向目前擁有專業教師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講師8人;博士研究生17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研究生5人;主要負責特色專業課程《起重機械》、《連續運輸機械》、《工業車輛》、《金屬結構》和專業基礎課程《人機工程學》、《電力拖動基礎》、《機電工程測試技術》等的主講;該教學團隊年齡結構、學曆職稱、教學水平方面具有專業優勢,榮獲“山西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号。
課程建設:
1、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013年9月上線):人類力量與智慧的延伸——物料搬運裝備(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wuliaozhuangbei.html)
[第1講]人類力量與智慧的延伸
[第2講]舉重若輕的“大力神”——起重機械
[第3講]快速高效的“傳輸者”——連續輸送機械
[第4講]機動靈活的“搬運工”——場内機動車輛
[第5講]群英“彙”萃集大成——物料搬運系統
2、山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2013年度)
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方向榮獲2013年度山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金屬結構》、《起重機械》、《連續運輸機械》、《工業車輛》四門。
教材建設:
1、機械裝備金屬結構設計 第3版;“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現代機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作者:澳门新浦新京娱乐 徐格甯;ISBN:978-7-111-59835-0;所屬叢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 現代機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
2、起重機械;作者:澳门新浦新京娱乐 文豪;ISBN:978-7-111-43194-7;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特色專業規劃教材。
3、叉車構造與設計;作者:陶元芳 衛良保;ISBN:978-7-111-28783-4;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特色專業規劃教材。
4、機械工程軟件技術基礎;作者:陶元芳;ISBN:978-7-111-30192-9;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特色專業規劃教材。
5、機械CAD應用技術;作者:陶元芳;ISBN:978-7-111-37297-4;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特色專業規劃教材。
行業地位:
本專業教師負責編寫了多本專業手冊、起草了多個行業标準和國家标準,在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等相關行業協會或學會擔任理事長、常務理事等。特色行業中,擔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起重機械技術)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連續輸送機械技術)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單位。
平台建設: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擁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及教育部工程中心平台,山西省虛拟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起重運輸與工程礦山機械虛拟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智能物流裝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物料倉儲與裝卸輸送裝備”山西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在國内同行業享有很高聲譽。
優秀校友:
1.王民,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兼任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理事、江蘇省企業家協會會長。任江蘇省十一屆、十二屆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現任現任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現澳门新浦新京娱乐)。
2.顧翠雲,女,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教授級高工。1982年參加工作,主要從事起重機設計與科研開發,曾經擔任三峽1200t橋機主任設計師,曾被授予“省、市勞動模範”、“省三八紅旗手”、“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十大女傑”等稱号。我校起重運輸機械專業78級校友。
3.王吉生,男,太原市科協兼職副主席。王吉生二十多年來一直在技術工作崗位上。從起重機設計員到太重總工程師,在起重機械設計研發方面有突出的造詣。他為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特别是起重産品的快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被評聘為中國機械工程物流學會理事、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省城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太原市科協兼職副主席。榮獲2005年度太原市特級勞動模範。1982年畢業于我校起重運輸機械專業。
4.張志德,男,現任太原重型機械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我校起重運輸機械專業83級校友。
5.戚天明,男,1982年1月至1997年11月在中信重型機械公司(原洛陽礦山機器廠)洛陽礦山機械研究從事礦山機械産品的科研開發設計工作,先後擔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擔任中信重型機械公司技術部副主任;2001年1月,戚天明擔任中信重型機械公司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院長,高級工程師,榮獲洛陽市“十大科技青年”、“洛陽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洛陽市拔尖人才”、“優秀技術專家”。我校起重運輸機械專業77級校友。
6.田東風,男,大連博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遼甯省優秀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MBA、澳门新浦新京娱乐兼職教授、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物流工程分會委員;主持設計的核電站用250/100+10T環形起重機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我校起重運輸機械專業80級校友。
7.羅祯利,男,高級工程師,1992年7月畢業于澳门新浦新京娱乐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專業。現工作于重慶起重機廠,任副廠長,總工。羅祯利主持完成企業抓鬥系列改型設計,1994年參加的125T橋式起重機設計,獲市級“新興産品”榮譽稱号。1995年主持了63T産品系列設計。1996年參加了100T鑄造起重機設計。1998年主持完成了5——32T單主梁門式起重機系列設計。1999年主持完成了集裝箱、裝卸橋設計。2000年主持完成了港口用固定回轉吊設計、裝船機設計。2001年主持完成了60T雙梁門機設計、鑄造起重機改良設計。2002年主持完成了鋼廠用鋼水包系列設計、320T橋式起重機設計。2003年主持完成了5——50T葫蘆雙梁設計、電解銅多功能起重機、貝雷式門機設計。2005年主持完成了水工機械固定卷揚式啟閉機、移動台車、啟門機、清污機等系列設計。
8.闫少泉,女,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1987年畢業于澳门新浦新京娱乐起重運輸專業。闫少泉主持和參與設計了國家重點工程三峽水利樞紐亞洲起重量最大、起升高度最高的壩頂門機、馬鋼亞洲起重量最大的鑄造起重機、國内首台無需拆解可通過隧道的900噸鐵路架橋機。我校起重運輸機械專業83級校友。
9.張長建,高級工程師.曆任寶雞插叉車研究所設計所主任,寶雞雙力叉車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寶雞叉車制造公司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副廠長、黨委副書記,寶雞雙力插叉車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一拖(洛陽)叉車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一拖(洛陽)搬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寶雞市首屆“五一”金雞獎章獲得者;寶雞市有突出貢獻的拔尖人才;中國一拖(洛陽)集團有限公司優秀專家。1982年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起重輸送機械專業。
10.段春霖,男,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發電工程分公司運煤專業主任工程師,主要從事火力發電廠燃料輸送系統的設計工作,主要工作業績有山西中電國際神頭2X1000MW機組發電工程,漳澤“上大壓小”2X1000MW機組發電工程,和林2X600MW機組發電工程,國電霍州2X600MW發電工程,越南永新四期2X600MW發電工程等國内外50多項大型火力發電廠及10多項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的設計工作。我校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起機)99級9921班校友。
(二)工程機械方向
1960年,由原第一機械工業部的工程機械局批準在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成立工程機械專業,其背景是為我國提供國防裝備—工程兵機械培養專門人才,随後逐步發展成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培養“設計和制造”的高級專門人才,是學校最早成立的本科專業之一。1993年,教育部将原來的“工程機械”與“起重運輸機械”專業合并,統稱為“起重運輸與工程機械專業”。1998年成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簡稱機自專業)的方向之一。1982年工程機械專業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我校的第一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005年本專業所在的“機械工程”學科獲得了國家博士學位授予權。本專業具有鮮明的行業特色,在國内高校同類專業中名列前茅,在全國同行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機自專業工程機械方向以培養工程機械重大技術裝備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标,注重基礎能力、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對接工程機械裝備的多功能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緻力于培養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掌握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藝和設備的專業知識,具備較強工程實踐和研究能力,能從事機械工程(特别是工程機械)領域的工程設計、生産制造、産品開發、生産運行、技術管理、銷售服務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經濟、安全和環保意識,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工程職業道德及國際視野的高級機械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預期成為所在行業領域的專業技術骨幹或管理人才。
本專業方向有“國家級機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重型機械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山西省新能源車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煤機裝備研究生培養基地”等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發平台支持。參與建成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在山西省“1331工程”機械工程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項目支持下,開展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專業與科研實驗儀器設備20餘台。與柳工集團、山東臨工、山推股份、太重集團等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基地10餘個。近5年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企業合作項目10餘項。主編及參編教材8部,獲得國家專利20餘項。
本專業方向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測試技術、液壓與液力傳動、電力拖動等課程;專業方向課包含工程機械底盤構造與設計、内燃機、工程機械概論、鏟土運輸機械設計、挖掘機械設計、專業外語等課程。
本專業方向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結合。學生可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機械衆創空間、虛拟仿真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等,參加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New Maker機器人、萬裡車隊、設計與成圖、領創設計等工作室,增強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
本專業畢業生一般與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如徐工、柳工、山東臨工、中聯重工、龍工、東風汽車等大中型國有企業、合資企業簽約。近三年,畢業生出國升學、國内升學達30%。
(三)冶金機械方向
專業概況
冶金機械專業由原軋鋼機械專業擴展而來,該專業成立于1952年建校之時,至今已60餘年。共培養冶金機械本科生3000餘人,多在國内各大重型機械設計單位承擔重要任務,為我國軋制設備的自主化生産做出了巨大貢獻。
冶金機械專業所屬的機械設計及理論與材料加工工程學科是山西省重點學科,是山西省品牌專業和澳门新浦新京娱乐品牌專業,1981年獲得碩士授予權,2005年獲得博士授予權。冶金機械教研室目前擁有14名教師,博導4名,教授4名,副教授5名,博士14名,具有博士後經曆5名,具有海外訪問學者經曆教師6名。
以本教研室為依托建立的山西省冶金設備設計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重型機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現代軋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具有良好的科學研究環境。原冶金機械教研室黃慶學教授現任太原理工大學校長,于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就業和發展前景
冶金機械專業主要講授軋制理論、軋鋼機械設計、軋鋼工藝學、鋼鐵冶金機械、軋制過程控制等主要專業課程。本專業涉及技術領域多,就業面寬,從機械設計制造到工藝裝備成套,從鋼鐵材料生産到有色金屬,非金屬材料生産。冶金機械畢業生可以進入國内各大重型機械設計單位工作,包括二重、太重、一重、沈重、洛礦、大重、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太鋼等大型重型機械企業單位。
畢業于冶金機械專業的知名校友有:
費斌軍,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軋鋼機械專業,曾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現任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
胡洪,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軋鋼機械專業,現任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總經理。
張勇安,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軋鋼機械專業,原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教授級高工,曾持“寶鋼特鋼縱、橫剪切機組”項目,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張江安,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軋鋼機械專業,現任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天翔,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軋鋼機械專業,現任太鋼不鏽鋼精密帶鋼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李善繼,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軋鋼機械專業,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袁國,畢業于太原重型機械學院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東北大學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
實驗條件
冶金設備實驗室擁有現代化的大型重型機械實驗平台,主要包括:全液壓中厚闆試驗矯直機平台、張力鋼管連軋機實驗平台,以及300mm四輥軋機(含液壓AGC、闆形儀、激光測速儀等檢測裝置)、空間七杆滾切剪實驗台、三輥聯合穿軋機實驗台、100t×100m/s×100Mpa動靜壓軋機油膜軸承試驗台、250徑向變量泵綜合試驗台、大型鋼結構疲勞實驗台、GLEEBLE熱模拟實驗機等等都屬于國内少有的大型實驗設備。擁有一批大型計算軟件,主要包括Marc、Forge、Deform、ProE等。經過近十年的運作,已經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冶金機械實驗室
300mm四輥實驗軋機
三輥聯合穿軋機實驗台
11輥輥式矯直機
科研成果
自2003年以來,以冶金機械教研室教師為主的團隊在大型冶金成套裝備設計理論與成套關鍵技術、鎂合金軋制變形理論與深加工技術以及金屬材料軋制複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與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何梁何利獎1項,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10多項。發表論文120餘篇,SCI/EI 5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承擔國家自然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4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
成果推廣
以黃慶學院士為帶頭人的團隊在長期合作基礎上,自然形成了以中青年為主力、創新能力強、素質高、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研究開發集體。核心成員有互補的專業結構,各自既有明确的研究領域,又形成合作協同的研究目标,承擔并完成國家項目,并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先後承擔寶山鋼鐵公司、首都鋼鐵公司、濟南鋼鐵公司、太原鋼鐵公司、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等十多家國有大型企業項目,為企業帶來了數億元的經濟效益。軋制中心自2006年至今承擔企業項目金額達到40000多萬元。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二五期”間連續承擔了國家攻關計劃,973預研項目等課題10餘項。還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部級和企業委托項目100多項,累計金額8000多萬元。
(四)礦山機械方向
礦山機械專業創建于1973年,1998年成為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簡稱機自)的方向之一。以礦山重型裝備制造業需求為目标,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根本,積極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注重基礎知識傳授,突出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對接礦山發展的綠色化和智能化趨勢,緻力于培養具有紮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基礎,掌握機械設計制造及機電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工藝和設備的專業知識,具備較強工程實踐和研究能力,能從事機械工程領域(特别是礦山機械領域)的工程設計、機械制造、産品開發、生産運行、技術管理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經濟、安全和環保意識,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工程職業道德及國際視野的高級機械工程技術人才,畢業生預期成為所在領域的專業技術骨幹或管理骨幹。
本專業方向有“國家級機械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山西省軋鋼與礦山裝備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重型機械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發平台支持。參與建成國家級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在山西省“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項目支持下,開展虛拟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拓展建設礦山機械專業實驗室1個,各型實驗儀器設備20多台。與太重集團、中信重工等企業共建校外實習基地10餘個。近5年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企業合作項目10餘項。主編及參編教材10餘部,參編專業設計手冊若幹部,獲得國家專利50餘項,完成各類教研、科研項目30餘項。
本專業方向理論課主要包括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制造基礎、控制工程基礎、測試技術、液壓傳動、電力拖動等專業課程;專業方向課為:礦山生産工藝、礦山機械、礦山裝備自動化、礦山機械底盤構造與設計等。
本專業方向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結合。學生可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機械衆創空間、虛拟仿真實驗室、機器人實驗室等,參加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New Maker機器人、萬裡車隊、設計與成圖、領創設計等工作室,增強實踐創新能力。
本專業大量畢業生被大型重型機械制造企業(如中信重工、徐工、柳工、臨工、東風汽車、北方重工)、華夏建龍礦業等大型國有企業、合資企業錄用。近三年,畢業生出國升學、國内升學達30%。
(五)流體傳動與控制專業方向
流體傳動與控制專業是現代機械科學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流體動力分配、傳遞與控制的規律,緻力于提高流體傳動與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快速性和準确性,以滿足工程技術目标和環境要求。具有機械、液壓與氣動、微電子技術、現代測試、智能信息處理、現代控制和計算機技術交叉融合的技術優勢,在軍事工業領域和民用工業領域都有着廣泛的應用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專業定位:本專業面向區域經濟建設、行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具備從事液壓控制工程所需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液壓、電子、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控制等多元結構的專業知識,具有系統化工程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科研機構、企業和技術院校從事電液系統和設備的設計、制造、檢測、分析、管理、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師資隊伍:流體傳動與控制專業成立于1995年7月,現有教師11名,其中正高級2人,副高級8人,中級職稱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7人。近年來該團隊成員完成了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省部級攻關項目、基金項目,企業合作項目約五十餘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四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培養的研究生近280餘名(包括再讀研究生);出版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被EI、SCI等收錄的有40餘篇。
專業特色:流體傳動與控制專業與其它學科相互關聯、交叉,它集液壓技術、微電子技術、傳感檢測技術、計算機控制及現代控制理論等衆多學科于一體的高交叉性、高綜合性的技術學科,具有顯著的機電液一體化特征。尤其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使流體傳動與控制技術成為現代機械工程的關鍵技術之一。
專業優勢:本專業是山西省特色專業、山西省“1331工程”特色重點學科;自2011年通過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後,至今已連續三次通過國際專業認證,。該專業學生可以在《華盛頓協議》相關的國家或地區按照職業工程師的要求,取得工程師執業資格,具備了走向世界、具有國際互認質量标準的通行證。本專業的就業去向主要以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中國核電工程、中國中車集團為代表的高端制造行業;以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第二重型機械集團、上海重型機器廠、北方重工集團、大連重工•起重集團、太原重型機械集團、中信重工、徐工集團、廣西柳工、三一集團等為代表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以中國重汽、長安汽車、江淮汽車、比亞迪等為代表的汽車企業;以沈陽機床、大連機床、齊齊哈爾二機床、濟南二機床、揚州鍛壓機床集團等為代表的機床企業以及其他機械制造企業和相關科研院所。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電路原理、自動控制原理、數字電子技術、模拟電子技術、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機電控制技術、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液壓元件、流體力學、液壓伺服系統、電液比例控制技術、液壓傳動與控制、液壓與液力偶合等。
圖1自主研發的新型液壓元件
圖2學生畢業實習
圖3開發的全液壓滾切剪裝備
(六)機械制造方向
專業特色: 機械制造工藝與設備方向面向智能制造的發展需求,聚焦加工工藝與裝備設計、智能制造與機電一體化等專業能力,為我國裝備制造業培養能夠采用先進設計理念和方法、先進制造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機電一體化産品的設計、開發和加工制造、管理和研究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科研機構、企業和技術院校從事各種(裝備)設備的設計、制造、開發、管理、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師資隊伍:本專業方向現有教授4名、副教授6名,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8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占比達到70%。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項,省級及各類縱、橫向項目4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SCI/EI收錄40餘篇,獲批發明專利20餘項,出版編著/教材6部。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大學英語、畫法幾何及機械制圖、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材料力學、理論力學、互換性與測量技術、電工電子基礎、機械工程控制技術、機械工程測試技術、液壓與液力傳動、機械制造工藝學、數控技術、金屬切削刀具、機床夾具設計、機械制造裝備設計、CAD/CAM、特種加工等。
學生就業:本方向畢業生就業面向航天航空、汽車制造、船舶、重型機械、模具、軌道交通、農業機械以及其它裝備制造行業。主要就業單位有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三一重工、徐工集團、長治清華、一重集團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保定市立中車輪制造有限公司、雷沃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勝機石油裝備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東茂化建集團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港口機械有限公司、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山西鋁業有限公司、山推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龍工(上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平陽重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東方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鋼有限公司、太原重工集團等。近年來,該方向學生的研究生深造率不斷提高,2023年達到40%,其中38%升入到985、211等知名大學進行深造。